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双减”后第一个暑假,艺术类培训火爆,专家

来源:艺术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技能证书能代表学生的美育素养吗?近日, 一项针对1024名家长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75.0%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的美育重要。但是,这些家长也认为,现在的美育教育存在盲目报名艺术

技能证书能代表学生的美育素养吗?近日,一项针对1024名家长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75.0%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的美育重要。但是,这些家长也认为,现在的美育教育存在盲目报名艺术培训课程(58.5%)、注重外表美而忽视内在美(55.2%)、将知识与技能当作审美能力(54.0%)等误区。为何明知美育教育存在误区,还拼命把孩子往培训班里送?有专家指出,归根结底,跟家长的盲目攀比心有关。不少家长被裹挟到艺术培训热之中,忙着攀比孩子掌握了多少门艺术特长,考出了多少张证书,试图以此来衡量孩子的美育素养。

秦毅也认为,美育教育是“慢教育”,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也很难用一把“尺子”衡量。家长若单纯希望依靠艺术类培训班来提升孩子的审美素养,势必会太过看重培训的效果。这样不仅会淡化艺术培训背后提升素养的意义,甚至会磨灭了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和天分。

  编辑:顾军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周长江教授就曾以绘画为例,分析过功利化艺术培训对孩子造成的危害:“我们鼓励的是孩子的真性情的绘画,而培训班里训练过的、过于成熟的绘画,不但对儿童美术学习不利,而且从长远来看危害极大。”

一个暑假幼儿艺术培训支出动辄过万,家长在图什么?

责任编辑:樊丽萍


不少教育界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美育是丰润孩子内心,提升孩子人格素养的“慢教育”,家长千万不要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功利心会败坏孩子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潜能。

“美育不是报名读培训班就能完成任务,而是要帮助孩子选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教授直言,艺术类培训不同于学科类培训,需要一定的天赋为基础。尤其是“双减”落地后,预留给学生和家长更多的假期时光,也可以用来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未来成长之路上,能有自己的专长,并通过一技之长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艺术类培训不同于学科类培训,需要一定天赋为基础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秦毅表示,“以美育人”的定位其实很高,美育的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将艺术素养内化为人格修养。“这就注定了美育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所谓的‘成果',更不能用证书来证明。”

“钢琴课每小时220元,儿童戏剧课每小时350元……”幼儿园中班学生家长郭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暑假,用于艺术类培训的支出将超过万元。她还想给孩子报名芭蕾班和合唱班,“毕竟,以后还要中考高考,多一技傍身总是好的。”在小学生和学龄前幼儿家长中,与郭清有一致想法的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学科类培训班降温后,不少家长开始把报班的眼光转向艺体类培训。一来,可以填塞孩子的课余时间,二来,通过培训、考出几张拿得出手的证书,更能证明孩子在美育方面的成果。

这样就不难理解,小学会有这样一种现象:低年级时,人人都在学习艺术;到了小学五年级,班级里还在上艺术课的学生寥寥无几。更有中学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学校里一半以上学生有包括乐器、美术、戏曲、声乐等在内的艺术特长,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学生也比比皆是,但是组织学生听音乐会、看戏剧、艺术展览,感兴趣的学生却不多。

  作者:张鹏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学科类校外培训被大幅压缩后,各类艺术类培训似有“补位”之势,异常火爆。虽然,基于当前的防疫形势,不少艺术类培训班已“转战”线上,但这并没有阻挡家长报名的热情。究其原因,除了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之外,更多家长也或多或少提及——因为美育素养在多地中、高考方案中有所提及。

“双减”后第一个暑假如期而至,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林萍(化名)给孩子挑选了不少艺术类培训班——钢琴、芭蕾、创意美术……“琴棋书画,让孩子多学学也无妨。”林萍的话,也代表着时下不少家长的心声。

这种盲目攀比,甚至让不少从小接受艺术培训的孩子最终与艺术背道而驰,有的考出钢琴十级证书后,从此再也不碰钢琴;有的在美术考试通过后,再也不想拿起画笔。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zonghexinwen/2022/0718/1739.html



上一篇: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艺术课程”“
下一篇:艺术特长课程线上免费学,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升

艺术教育投稿 | 艺术教育编辑部| 艺术教育版面费 |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 | 艺术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