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术教育》数据库收录[05/28]
- · 《艺术教育》收稿方向[05/28]
- · 《艺术教育》投稿方式[05/28]
- · 《艺术教育》征稿要求[05/28]
- · 《艺术教育》刊物宗旨[05/28]
在家门口能否与艺术相遇,这个社会公众美育的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社区作为我国社会最基本的单元,是城镇的细胞,也是社会公众美育的现实起点。如何让艺术走进社区,浸润人们的生活?静安区临汾社区携手上海大学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打造
社区作为我国社会最基本的单元,是城镇的细胞,也是社会公众美育的现实起点。如何让艺术走进社区,浸润人们的生活?静安区临汾社区携手上海大学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打造的“此一刻,美好临汾”公共艺术现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样本。该现场通过艺术家驻地创作、社区居民共创等方式,在临汾社区的公共空间放置17组公共艺术作品,将艺术融入生活空间,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与艺术相遇。
“囡囡,这上面画的有缝纫机、蒲扇,还有煤球灯……都是奶奶小时候用的东西了。”临汾路380弄小区7号楼前,陈阿婆指着全新加装的电梯间的插画对小孙女介绍道。这组名为《年代置物架》的插画是艺术家提取老物件进行设计的,意在展现老物件与新生活的交流碰撞,再现社区居民的生活记忆。该楼组墙面上还有一幅大型墙绘作品《美好临汾》,展现了临汾社区美好的生活场景。
作为2021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样本社区之一,临汾社区近年来积极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这里是上海典型的工人新村,老旧小区较多,户籍老龄人口比例高达50%,为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该社区逐步完善了社区级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设施的建设。
物质生活变好了,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我们的公共艺术现场,就是在回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策展人张承龙介绍,此次入选的17组作品,是从100多件投稿中精选出来的。从安业路出发,经临汾路和星城花苑小区,延伸至阳曲路……围绕临汾路380弄小区,雕塑、插画、摄影、艺术装置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美育融入日常生活,具有凝聚和温暖人心的力量。
比如,作品《风的颜色》由不锈钢支架和彩色亚克力板组成,亚克力板上映射的画面记录了这条街上居民们的生活片段,当风吹动亚克力板的瞬间,社区多姿多彩的生活则愈发鲜活、灵动。作品《一动一临汾》以全新的临汾路街道LOGO为灵感,以彩色玻璃、不同色彩构成万花镜,在一动一画面中变幻出多彩临汾,也让社区居民们在互动中找回童年快乐……
在这里,居民不仅仅是参观者,还是艺术作品的直接创作者。“我们不是单单将艺术品放置在社区公共空间,还将艺术的种子‘种植'在临汾路街道社区空间中,强调一同参与的过程,由社区居民与艺术家共同定义作品。”张承龙举例,一些居民在临汾生活了三四十年,在这里拥有难忘的生活记忆,艺术家便向居民征集老照片,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讲述自己的美好经历,作品《根植计划》由此产生。记者在现场看到,扫描作品下方的二维码,就能聆听到居民们自己讲述的社区美好回忆、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旁边还留下了讲述人的手模,吸引了讲述人和亲朋好友在此合影留念。“看到自己变成了艺术作品创作中的一份子,感觉很奇妙、也很激动,艺术也变得不再那么有距离感。”讲述人之一的居民陈凤英说。
作品《愿景》则紧扣“代际更迭”这一线索,将创作对象聚焦在学龄儿童群体,采集了12位少儿的愿景。两位艺术家透过肖像摄影以及2D平面插画两种媒介的结合,将孩子们的“愿景”可视化。”
构建价值认同和再生,形成有温度的活态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的价值所在,也是此次艺术现场策展的初衷。
作者:一鸣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zonghexinwen/2021/1113/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