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音乐人王晓平: 艺术教育燃希望

来源:艺术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王晓平生长在西北黄土高原,祖籍陕西渭南,生于甘肃兰州。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一个文化厚重的地方,黄河蜿蜒流淌,滋润着古老文明,养育着万千子孙。数千年来

  王晓平生长在西北黄土高原,祖籍陕西渭南,生于甘肃兰州。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一个文化厚重的地方,黄河蜿蜒流淌,滋润着古老文明,养育着万千子孙。数千年来,这里文化富集,人杰地灵。从古代《诗经》中的《秦风》《豳风》到今天的秦腔、花儿,都显露着粗犷洒脱,率直真诚的个性和胸怀天下、奉献家国的远大情怀。

  把教书育人视为神圣使命

  黄土地的艺术从小就滋养着王晓平的理想情怀,他生长在一个教育世家,父母均为知识分子,从小就养成了钻研艺术、勤奋读书、知书达理的品质。父母希望他也能做一名教师,为书香门第传家。多年后,通过努力,他顺利成了一名高校教师,从事师范音乐教育,如今已在高等教育岗位默默耕耘25年。他培养的学生中,有的已成为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有的成了国内著名歌唱家,有的是基础音乐教育战线骨干,还有的奋战在教育管理一线……

  王晓平从小热爱音乐,熟读唐诗宋词,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1991年参加高考,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四年本科学习,他充分领略到音乐的无限魅力。1995年7月毕业,他即任教于陕西教育学院音乐系,先后获助教、讲师、副教授职称。工作不久,他就因成绩突出而出任音乐系副主任之职。他似乎天生就是做教师的料,他讲授声乐、中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音乐鉴赏等课程,深入浅出,知识与技能并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强化和推进,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为教师,王晓平一直把教书育人视为神圣使命,他认为,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关乎智慧的探求过程,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一个民族、国家或族群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最为重要。

  志向爱好与中国传统音乐紧相连

  从小酷爱音乐的王晓平,虽在城市成长,但尤其钟爱民间音乐。从大学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他的志向和爱好一直都与中国传统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是学习和教授民族声乐和古筝,后又学习和教授民族音乐学,专攻中国传统音乐理论。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快速,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音乐师资, 1999年7月和2007年9月,王晓平先后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12年6月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他看来,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必须学无止境,勤于钻研,勇于攀登,否则,时间长了,知识便会过时、陈旧,会误人子弟。他的研究成果紧密结合中国传统音乐现状与实际,在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关注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建设,在2009年“首届北京传统音乐节”时,他就传统音乐教育作了“区域音乐文化与乡土音乐重建”的大会主题发言,产生了广泛影响。2017年4月,他带领学生采访了旅居海南的著名音乐学家伍国栋先生,就民族音乐学发展和中国传统音乐现状做了深入的交谈和剖析,文章发表于《中国音乐学》2019年第4期,在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2013年8月,作为海南省引进的第一位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的高层次人才,王晓平调入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工作,几年下来便显示出强劲的学术实力和工作能力,先后被遴选为海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带头人,被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聘为南海音乐研究基地副主任兼首席专家,担任海南省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海南省民族艺术传承创新研究基地副主任。

  王晓平带领同仁们先后搭建了两大科研平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南海音乐研究基地和海南省民族艺术传承创新研究基地(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为深入研究海南音乐,尤其是黎族音乐的挖掘整理与保护提供了科研保障。从陕西转战到海南,王晓平博士像是航海家发现了新大陆,他发现,黎族音乐领域是一个全新的天地,无论是对于音乐史的影响力还是对当代音乐的推动力,都是不可估量的。

  黎族音乐是海南得天独厚的文化瑰宝

  在海南黎族聚居的地方,音乐是人民劳动、生产、娱乐甚至日常表达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喜庆、聚会或农闲时节,在路边村头或是在广阔山野,到处都可以听到一曲曲悠扬动听的歌声和清脆的乐器声,或优美抒情,或激昂高亢,或窃窃私语,或委婉缠绵,描摹着黎族人淳朴、乐观、耿直、刚毅的性格,每个音符都蕴含着黎族人的至纯至真的情感。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zonghexinwen/2021/0720/1417.html



上一篇:为什么艺术教育非常重要?在于人的素养,关乎
下一篇:珠江钢琴澄清:艺术教育培训业务营收占比不大

艺术教育投稿 | 艺术教育编辑部| 艺术教育版面费 |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 | 艺术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