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高世名: 艺术教育的有为之学——写在纪念建校九

来源:艺术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艺术教育的有为之学 ——写在纪念建校九十三周年之际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高世名 今年四月,我们迎来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三周年。我们共同寻思历史,追忆先贤,展望学校未来的发

艺术教育的有为之学

——写在纪念建校九十三周年之际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高世名

今年四月,我们迎来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三周年。我们共同寻思历史,追忆先贤,展望学校未来的发展之路。

九十三年前,一批青年艺术家齐聚西子湖畔。他们东寻西觅,上下求索,在新文化的激荡风云中高高擎起艺术运动的旗帜,为中国现代艺术史和教育史开天辟地。此后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这所艺术学府历经世事沧桑、风云激荡,伴随着中国现代社会进程的曲折与展开,焕发出无尽的信念与意志、行动与能量。她不但培养出了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上泰半的名师巨匠,更成为各个时期中国艺术思想的引领者和先锋艺术运动的策源地,形成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史上艺术革命与革命艺术的双重变奏。

此刻,我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全体师生,代表所有的艺术后辈,向他们致敬。

巨匠广场 塑像 (左:蔡元培 右:林风眠)

蔡元培先生、林风眠先生,是我校的创建者,他们对这所学校的理解和期许却并非全然相同。蔡元培先生是革命者、教育家。对他而言,学院是“以美育代宗教”理想的寄托所 在,他在我校开学典礼的致辞中说:“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他希望用艺术来填补那个时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空位,建立起人心中的美之圣殿。“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对蔡先生来说,其关键在于美育,就是通过艺术与审美之教育,做到“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

蔡先生所说的美育,跟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教育声息相通,也有所不同。美育是从对自然、世界的观照中获得审美经验,建立起感性之学,从而涵养人心,其要旨在于人格之养成。而艺术教育则是引导人们通过诗性的制作完成艺术家之自我,强调生命经验的创造性转化。艺术教育需要在切身的实行中,在上手的训练和身体的感觉中,贯通手、眼、身、心。在此,艺术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创造的过程,艺术和教育同归于人的自我发展之生命进程。

林风眠先生是艺术教育家,但首先是艺术家。对他而言,这所学校是为艺术教育、艺术创造而设,其任务是创造新艺术、培养艺术家。林先生在学校开学不久,就和他的同志们创办了艺术运动社。他在文章里明确讲到:“我们愿将国立艺术院,作为艺术运动人才的集中处所。”他这里所说的艺术运动是指全国的艺术运动。今天我们需要去重新理解,为什么这所学校是为艺术运动而设,为什么这所学校在林先生和他的同志们心中,可以成为全国艺术运动的策源地。在建校之初,林先生就形成了一种艺术运动与社会启蒙共生并举的办学理念。在我们学校,他那句“为艺术战”的誓言始终鼓荡着历代学子的心胸。

刚才谈了蔡元培、林风眠先生之不同,我们要记住,更重要的是——这两位先贤有着共同的心愿:他们都努力在东西方文化碰撞激荡的大变局中,开辟出一条会通中西的艺术道路,借以完成中华民族文艺复兴的文化理想。“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这种主张、这种精神,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华彩乐章,对20世纪中国艺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

漂泊殿堂之名师传道

我们要继承建校一代人的开创精神。九十三年前,他们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开放的胸襟,在中西艺术的碰撞与对话中,为“创造时代艺术”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格局。他们会通古今中西,先秦、两宋、希腊、罗马无所不包,他们冲破传统藩篱,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戏剧无所不至。他们从所有文化、所有文艺门类中汲取滋养,力图以现代主义的表现性与思想性,使中国的艺术传统重获生机。因着这种精神,我们所说的“国美之路”,就是一条民族艺术的自主创新之路。

我们要承接建校一代人的文化使命。我们这所学校是新文化之子。100年前,新文化运动启动了那场文艺、思想、教育、社会的总体性变革。此后的一百余年中,我们目睹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见证了新文化的起伏消长。如果说新文化的使命是建立一种人与世界的新关系,确立现代中国人的“天人之际”,在这个意义上,它还始终未能完成。在发表于《亚波罗》第一期的檄文《我们要注意》中,林风眠先生掷地有声地宣称:“我们要从提倡艺术运动入手,把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重新建筑!”因着这种使命,我们所说的“国美之路”,就是一条民族文艺复兴的奋斗之路。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zonghexinwen/2021/0412/1226.html



上一篇:青岛艺术学校: 让学生在家门口享受一流的艺术教
下一篇:艺术教育,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