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音乐考级本是水平认定,不该背离艺术教育初衷

来源:艺术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心草委员提出“调整音乐类考级方式或取消音乐类考级制度”,这一建议引发广泛热议;与之对应的,还有宋亚平代表建议取消对12岁以下儿童开展的各种门类美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心草委员提出“调整音乐类考级方式或取消音乐类考级制度”,这一建议引发广泛热议;与之对应的,还有宋亚平代表建议取消对12岁以下儿童开展的各种门类美术考级。一部分从小因音乐考级、美术考级等留下严重心理阴影的网友留言表示支持,也有一些网友认为考级只是手段,可以鼓励很多孩子上进。

李心草委员的建议可谓一言激起千层浪。身为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首席指挥,李心草委员显然不是跟音乐教育“有仇”。据本报报道,他之所以不吐不快,是觉得单纯以考级为目的的功利性音乐教育已经违背了音乐学习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掌握的原则,也背离了艺术教育的初衷。最后反而会导致孩子们对音乐极度排斥,影响人一生的美学观,这正是这一建议引发的最大共鸣之处。对美术、书法、编程、武术等很多涉及青少年考证评级的教育培训,也都可作如是观。

有专业人士指出,音体美的技术、技巧部分是可以分出等级的,但更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层面,音乐是无形的,无法考量,需要以心印心。考级考的只是技术层面,容易指数化;以考级为目标,反而丢了艺术的真谛,令孩子失去欣赏的能力。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本质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

让孩子接受音乐绘画的熏陶,而不是拿考级束缚孩子的手脚,这个道理相信很多家长不是不知道,那些从事音体美等艺术培训的专业人士更了然于胸。早几年,评级考证可以在择校时加分,现在国家已经明令取消了相关加分,为何考级依旧热度不减?也有家长本着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心,认为艺多不压身。种种心态不一而足。但从不同侧面折射出的,是共同的教育焦虑,是艺术考级的功利思想。此外,艺术培训有着庞大的市场,各种乐器考级已经形成庞大产业链,取消或调整都会动到很多人的蛋糕,虽然建议切中社会弊端且应之者众,但真正落地的难度可想而知。

美育绝非一日之功,改变美育教育的现状更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其实,有太多成年人遗憾于小时候没有机会接受美育,以至于到处找成人基础班去上课。可见,公众并非不需要音体美的教育,而是不需要将之功利化。

考级和证书本来是水平和能力的证明,也是学习的手段和动力,部分时候也不妨当作目标。但绝不可被当作终极目标,更不能成为虚荣的标签。学琴学画是好事,但不能用考级来强迫孩子。应该调整的是培训机构、家长和学生的心态,应该摒弃的是让人感受不到艺术之美的艺术教育。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丽

流程编辑:u022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zonghexinwen/2021/0310/1191.html



上一篇:胡卫:改革艺术教育考试评价方式,变考核“达
下一篇:为了考试的艺术教育不要也罢

艺术教育投稿 | 艺术教育编辑部| 艺术教育版面费 |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 | 艺术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