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术教育》数据库收录[05/28]
- · 《艺术教育》收稿方向[05/28]
- · 《艺术教育》投稿方式[05/28]
- · 《艺术教育》征稿要求[05/28]
- · 《艺术教育》刊物宗旨[05/28]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师教儿童歌唱时,坚持要求正确的咬字吐字,能促进儿童_________的发展。 2.为学前儿童选择歌曲应该同时兼顾_________和曲调两个方面。 3.撰写音乐教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师教儿童歌唱时,坚持要求正确的咬字吐字,能促进儿童_________的发展。
2.为学前儿童选择歌曲应该同时兼顾_________和曲调两个方面。
3.撰写音乐教学活动目标时必须陈述_________行为。
4.在音乐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能促进幼儿_________的健康。
5.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认为:音乐是人类对_________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映。
6.韵律动作可分为三类: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_________。
7.与演奏打击乐器有关的一般技能主要有: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演奏;奏出适中的音量和_________;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使自己的演奏与整体音响相协调。
8.在常规的打击乐演奏活动中,同音色组的乐器在空间安排上应该_________。
9.音乐的起源是一个多元的,不断分化和_________的发展过程。
10.音乐教学活动的时间,是既有限定又有弹性的,教师在实际的活动中要更多注意的,不应是钟表所显示的实际时间,而应是幼儿行为所显示的_________时间。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
A.音乐感的发展
B.学习能力的发展
C.全面发展
D.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2.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 )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
C.分句欣赏的方法
D.反复练习法
3.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4.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5.在韵律活动中使用道具,应遵循的原则是( )
A.道具新颖有趣,使用技巧复杂亦无关紧要
B.增强儿童的美感,引发想象、联想
C.尽量为儿童提供现成的道具
D.教师应花较多精力设计道具
6.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夫
7.歌唱活动中,幼儿能够自然掌握,口面腔共鸣和向前唱,主要是由于( )
A.教师和同伴的正确榜样
B.通过语言交流找准了发声位置
C.通过视觉、触摸觉交流了解了发声方法
D.发声练习
8.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9.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
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
10.尽管各种变通总谱在打击乐教学中经常混合使用,但在过渡到实际的乐器演奏之前,一般都必须经过( )
A.徒手动作练习阶段
B.看指挥演奏阶段
C.语音练习阶段
D.认识图谱阶段
11.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使用辅助材料,其目的是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 )
A.表现音乐作品
B.喜欢音乐作品
C.感觉和理解音乐作品
D.掌握音乐作品
12.在指挥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时,为了更有效地提示幼儿,教师应多采用( )
A.击画节拍法
B.优美的装饰性动作
C.击打节奏型法
D.简约的指挥手势
13.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音乐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音乐的( )
A.敏感
B.表现
C.理解
D.创造
14.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语言材料的考虑应侧重于能帮助儿童增强( )
A.对语言的感知和体验
B.对动作的感知和体验
C.对音乐的感知和体验
D.对艺术的感知和体验
15.音乐角活动的目的主要是( )
A.人际的音乐共享
B.自由的音乐实践
C.人际的音乐交流
D.系统的音乐学习
16.在要求幼儿学习小鸟飞的动作时,幼儿模仿的对象最好是( )
A.同伴的动作
B.生活中小鸟飞的动作
C.教师的动作
D.图片中小鸟飞的动作
17.让幼儿轮流担作任小老师,小指挥,这是满足了幼儿( )
A.探究的需要
B.秩序的需要
C.参与的需要
D.接纳的需要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zonghexinwen/2020/0916/776.html
上一篇:【原】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五大特征
下一篇:重视艺术教育,浏阳新翰高中举行学生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