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术教育》数据库收录[05/28]
- · 《艺术教育》收稿方向[05/28]
- · 《艺术教育》投稿方式[05/28]
- · 《艺术教育》征稿要求[05/28]
- · 《艺术教育》刊物宗旨[05/28]
教育叙事的艺术魅力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作品专题研究 作为当代实力派作家,毕飞宇以《玉米》《平原》《青衣》《推拿》等作品享誉海内外,获得了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英仕曼亚洲文学奖、茅盾
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作品专题研究
作为当代实力派作家,毕飞宇以《玉米》《平原》《青衣》《推拿》等作品享誉海内外,获得了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英仕曼亚洲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等一系列荣誉。"扬州大学毕飞宇研究中心"的几位学者从教育、历史、人性等视角对其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并从传播学角度探讨毕飞宇作品的海外译介情况,以此展现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并参与建构中国国际形象的历史进程。
张堂会
教育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作家笔下的教育叙事既可以反映社会热点,也能折射作家对教育的思考。毕飞宇曾不无遗憾地说过:"我一直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一个宏伟愿望,那就是写一部像模像样的教育小说。"其实,综观毕飞宇的创作,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很多作品涉及教育问题,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探讨的问题非常严肃并发人深思。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源头,发挥着启蒙作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早的启蒙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和教育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孩子。毕飞宇不止一次地说过,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他在作品中也塑造了作为孩子启蒙者的家长形象。《彩虹》中的虞积藻和老铁是"桃李满天下"的大学教师,更是家庭教育的成功实施者。在他们的影响下,三个孩子从小就"个个学习好,喜欢读书",长大后也都事业有成。《马家父子》中的老马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进京读书的人,儿子马多的说话和发音都是他启蒙的,他将儿子视为自己的命根子,给予儿子最好的关心和照顾,而马多在学习上的表现也很争气。
毕飞宇一直强调人的尊严,包括年幼的孩子。他在小说中批判了那些不顾孩子感受而独断专行的家长,他们完全无视孩子的喜好,只是根据自己的个人意志为孩子设定未来的发展蓝图。但是,蓝图毕竟只是一种构想,当实践的主体发出反抗时,疼痛就不可避免。《写字》中的"我"在操场上用乱写乱画发泄对父亲独断专行的不满;《大雨如注》中姚子涵淋雨后精神失常,满嘴英文。这些家长试图用自己固有的理念去影响孩子的成长,然而其独断专行做法只会造成孩子的逃避和反抗。这种独断专行只能带来难以想象的伤害,不管对那些自以为是的家长还是被逼无奈的孩子,都是如此。
毕飞宇对学校的语文教育问题特别关注,在《沿途的秘密》中较为详细地阐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他认为,语文素质教育要让学生能够丰富自己、表达自己,在尊重生命、尊重个体的基础上合作共建。在教学中,教材的重要性远远不及教师。一个语文教师起码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这是一个底线。只有这样,教材的意义才会显示出来。在学生的作文面前,老师不能太"好为人师",教师如何批改作文,将对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心态产生重要影响。在小说《写字》中,他把这种自由表达的欲望写得情趣盎然:"我的字越写越大,越写越放肆。我甚至用跑步这种方式来完成我的笔画了。整个夏季空无一人,我站在空旷的操场上,一地的汉字淹没了我。那些字大小不一,丑陋不堪,伴随了土地的伤痕和新翻的泥土。但是我痛快。我望着满地的疯话--心中充盈了夏日里的成就感,充盈了夏日黄昏里兼有痛感的喜悦。"
社会教育是一种更为广泛的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在《为我的孩子而写》中,毕飞宇希望孩子们生活在一个淳朴自然的天地里头,能够健康快乐地融入周围的人群之中。"我愿意看到这样的景象,每一个人都像棕榈树的叶子那样,舒展、自然、常绿,在风中自由自在地呈现自己的模样。不要为了证明自己是'最好'的叶子,拼命地指责别的叶子没有到天空去翱翔。"因此,他经常将目光超越家庭、学校而投注于社会,从更为宏观的视野来观照教育问题,创作了诸如《哺乳期的女人》《哥俩好》等作品。毕飞宇以犀利的笔触批评不当的教育给孩子们带来"伤害",从而引发巨大的"疼痛"。他通过小说告诉我们:教育的主导权或许在于教育者,但是教育发挥作用的根本因素却在于受教育者自身。
毕飞宇作为由先锋派转入现实主义的作家,极具现实关怀,对教育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其丰富的见闻和多年的生活经历,加上独特的叙述方式和艺术手法,使其教育叙事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于毕飞宇来说,他的生活几乎从未离开过教育。他的父亲、母亲、大姐、二姐都是教师,毕飞宇小说中关于家庭教育的叙述很大程度上来自他自身的经历。从师范院校毕业后,毕飞宇又在南京特殊师范学校从事多年教育工作,对教育活动有着清晰的理解与认识,对校园中的人、物、景非常熟悉,其作品中关于校园的描写真实、细腻而又深刻。比如,《玉秧》对师范学校的环境描写、学生渴望得到关注的心理以及老师们的种种表现,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zonghexinwen/2020/0805/530.html
上一篇:用艺术教育滋养学生心灵
下一篇:肖战成功沉淀与老艺术家剖析人生,合照站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