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用艺术教育滋养学生心灵

来源:艺术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教授孩子们艺术实在是个值得探讨的命题。正如严羽的《沧浪诗话》有云:学其上,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关于艺术教育,人们很乐意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视角去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教授孩子们"艺术"实在是个值得探讨的命题。正如严羽的《沧浪诗话》有云:"学其上,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关于艺术教育,人们很乐意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视角去思考,尤其是对"怎么教"的探讨,不厌其详。相形之下,"为何教"的思考则备受冷落,这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因为"为何教"决定了"教什么"和"怎么教"。"为何教"思考得不清不楚或思考得偏离了人性完满发展的方向,"教什么"和"怎么教"都会出现问题。

如今,很多家长致力于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气息,渴望他们赢在起跑线上,但究其原因学习艺术到底是由于孩子内心兴趣所致,还是为了满足家长对"成才"的扁平化理解,这其实也是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毕竟如果在艺术教育上,眼睛只盯着致用层面,境界是难以提高的。可以说,就艺术而学艺术,学到的是技能,受益一时;融艺术于生活,练就的是思维,影响一世。真正优质的艺术教育,更应该追求至美的境界,向美而生,用美滋养学生的灵魂。

美国油画老师Michael Jacks有一个训练方法很有趣:有一次,他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个葡萄干,要求大家含在嘴里,谁都不许咽下去,一直含到下课。一节课大概有两个小时,谁不小心咽下去了,就要被请出教室,所以大家都非常小心地含着这个葡萄干。学生们一开始都很纳闷,但当他们含到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一个小小的葡萄干,味道的层次比最高级的红酒或者茶更丰富,刚入口时甘甘的,然后有一点甜味,这点甜味再慢慢渗透出来,直到整个口腔甜如蜜……

如果把这种过程拿来观察、体会、发现日常生活中其他的小东西、小物件,观察力便会大大提高,哪怕是一些别人熟视无睹的东西,也能从中窥见美好。

所谓艺术源自生活,但它并不高于生活,它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就是如此。不再将艺术变成功利、急于求成的工具,只用心去感受,用艺术方式去表达,去获得人生道路上那些意外的小惊喜,将艺术变成生命的一部分,你会发现世界充满了美。

(杨雨)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zonghexinwen/2020/0805/529.html



上一篇: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艺术教育工作委员会在北京正
下一篇:教育叙事的艺术魅力

艺术教育投稿 | 艺术教育编辑部| 艺术教育版面费 |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 | 艺术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