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术教育》数据库收录[05/28]
- · 《艺术教育》收稿方向[05/28]
- · 《艺术教育》投稿方式[05/28]
- · 《艺术教育》征稿要求[05/28]
- · 《艺术教育》刊物宗旨[05/28]
局外人的视角看过去读秦汉魏晋南北朝书信赏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朱进国先生是我的老师,1989—1992年我就读于固原民族师范学校,朱老师给我们当班主任兼文选教学。 在我眼里,当时的固原民族师范学校,并不单是培养小学教师的基地,而是艺术教
朱进国先生是我的老师,1989—1992年我就读于固原民族师范学校,朱老师给我们当班主任兼文选教学。
在我眼里,当时的固原民族师范学校,并不单是培养小学教师的基地,而是艺术教育的殿堂。文学创作、绘画、书法等等,几乎是我们每天都要操练的基本功课。得以拜读朱进国先生的散文,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听取蛙声一片》、《走走》等等,实在是印象太深了。
进国先生从文学创作而研究,我深信绝不止是职业所致,毋宁说本来是他早已心有所寄的志业了,尤其是把触角伸向秦汉魏晋南北朝书信。如果骨子里没有人文知识分子的担当,研究当然还可继续,但那恐怕只是浮在修辞和“美文”之上的某种例行作业,绝难有心灵深处的“互通声气”(鲁迅语),更不用说,通过书信通达至现今的中国知识分子道统之绵密梳理和沉实求证了。
我本人感受到文学的奇妙,进而开始朦朦胧胧地胡乱涂鸦,恐怕也正是在固原民族师范求学时候吧!说来不可思议,进国先生教我三年,仔细清理记忆仓库,他讲《荷塘月色》的诗意,讲《雨霖铃》的惆怅,讲《过秦论》的雄辩,的确不时也浮现于脑际。但记忆最深者,现在想想,大概是入学第一天第一节课的开场白。内容无非是个人的底层生活经历,和求学的艰难以及对文学的挚爱。然而我的大脑所摄取的主要是,我的明天将会怎样这样一个与此时的朱老师十分相近的理想蓝图:厮守书本,一直到老之将至。
现在捧读进国先生的专著《秦汉魏晋南北朝书信赏析》,不油然脑子里总出现他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开场白,难道他所选择的这个选题竟然与许多年前的追求、趣味,有着某种宿命关系吗?当然,所谓宿命,我指的是秦汉魏晋南北朝书信里的人文知识分子气质,与朱老师本打算建构的东西的某种高度契合。
我偶尔混迹于文学批评,主要还在当代文学。进国先生所论,按范畴自然已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了。古代文学虽时有阅读,到底积累差得太多,故对于进国先生这部大著,我只能以局外人视角谈点个人感受。
其一,《秦汉魏晋南北朝书信赏析》应该算是一部真正有创新意义的著作。为什么呢?对于古代文学来说,我虽是外行,但因几年来一直跟踪本土化文学批评理论话语的缘故,就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古今转化”一路所到达的最新水平论,我个人感觉,这一路学者的主要功夫还是放在了以今释古的层面,所强化的就仍然是“文外”的因素,或者说是古代文学的“外部研究”。而真正的“内部研究”,即“知人论世”的空间似乎并未深入打开,这就导致促成知识分子言说机制的“道统”—— 一种只能在社会学视野审视的文化语境,根本未曾正面进入研究的价值观照视域,结果不言而喻,我们看到了过多的据说能化入当代并能如期起作用的本土化审美元素,却丢失了使古代人文健康运行的社会机制,古代文学研究因此而止于救急性的审美话语,气贯长虹般的人文价值张力被挡在了学者的当代性文化症候选择门外。进国先生的这一开掘,不意之间四两拨千斤,呈现了该研究领域里一个长期被迫搁浅的议题,镜子般反观了致命的缺失之处,具体而微,事半功倍。
其二,这部书中充分展现了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人文生态的视野之上,之所以是书信,进国先生的用意,恐怕在于某个不言自明的针对性。即为当今知识分子的真正危机——怀才不遇的危机,勾勒出一个饱满、圆整的话语输出渠道,从而建构一个本土化知识分子作为蓝图来。毫不讳言,“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正因为我并未释解我的困惑、我的问题和我的纠结点,才如此去读解进国先生的用心。展读全书,就觉得他实际上是想把古代人文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民主”生活、知识生活、政治生活和心性追求,乃至于主体感知性意义生活六位一体,融会贯通于一身,从书信这个私人生活载体突破,试图超越以文论文、以艺术论艺术、以审美论审美、以人性论人性,甚至于以学科规定性论学科、以研究者个人经验论文、以知识规定性论文、以意识形态规定性论文的藩篱,进而用翔实的论证、大胆的跨学科知识,走向大文学的可能性。
所以,在这部书中,我看到了文史哲汇集、交融的局面,也品出了进国先生打通诸多人为划界,进入作为人文知识分子理应进入的自由言说境界的可能。
毫不含糊,他以书写的实际行动,搭起了当今知识者并不边缘、并不无用、并不危机四伏的话语平台,实践性地告诫诸位,人文知识分子理当有为、有位、有用的谱系学意义。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qikandaodu/2021/0730/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