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术教育》数据库收录[05/28]
- · 《艺术教育》收稿方向[05/28]
- · 《艺术教育》投稿方式[05/28]
- · 《艺术教育》征稿要求[05/28]
- · 《艺术教育》刊物宗旨[05/28]
用艺术描绘京味生活访当代著名的画家摄影师陆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北京有一句俗语“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如牛毛”,这是老北京人形容京城胡同众多的俗语。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京城。胡同深深,胡同深处是无数温
北京有一句俗语“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如牛毛”,这是老北京人形容京城胡同众多的俗语。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京城。胡同深深,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这就是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感情的根本原因。
在北京有一位画家,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着记忆深处的胡同情缘,一幅幅作品都在为观众讲述着胡同里的生活是永远温馨的怀恋,那冬日窗后悠长的叫卖声、夏天院子里的花香与蝉鸣……都是创作者记忆深处永不褪色的画面。
他就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画家、摄影师——陆岩。
网上知名度颇高的千万名博陆岩,网名绘影,作为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的他,30年来用镜头留下了大量老北京胡同珍贵影像。对摄影很有造诣的陆岩发表的数十万字的博客游记几乎篇篇被推荐到各大门户网站首页,他是凤凰网与网易的中国十大名博,其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友粉丝众多,在网上颇具知名度。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陆岩早年曾是一位平面广告设计师与美术编辑。
30年前,陆岩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多年来用镜头留下了大量老北京胡同珍贵影像。大多数人通过照片认识了陆岩,却不知道他曾经从师于画家齐白石的大弟子娄师白先生,是大师的得意门生,其作品入选世界海报一百强,在海内外画廊展出并获奖。
后来因为绘画设计工作需要大量素材,陆岩放下了手中的画笔拿起相机开始了拍摄。没想到,这一拿起相机立马便被摄影艺术的所展现的魅力迷醉,一发不可收拾,“误入歧途”的迷恋上了摄影!这样一拍便是三十多年!
近年来,随着陆岩年岁越来越大,再加上身体有恙,不适合再扛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爬山涉水拍摄,他决定放下相机重新拿起画笔,用绘画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绘画与摄影是相通的,构图色彩用光是相似的,俗话说:技多不压身。陆岩毕竟科班出身,年轻时打下的绘画基础很扎实,重新开始画画非常从容,手头又积累了大量的图片素材,这就为他的重新开始绘画创造具备了许多人所缺少的得天独厚优越条件。
画什么题材呢?作为从小在老北京胡同长大的陆岩,有着深厚的胡同情结,这里承载着他太多的记忆和梦想。他首先想到的是就是画自己熟悉的老胡同,用手中的画笔留下老北京的记忆。
众所周知北京胡同因为拆迁改造,目前存世的越来越少了,所幸陆岩从30年前就开始用心去拍摄老胡同。那些褪了色的胶片,记录下了许多早年胡同四合院原汁原味的老味道,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无形资产。
决心下了之后,陆岩翻箱倒柜找出早年的胡同相册,拿出尘封已久的画笔调色板,开始画北京老胡同,把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遗产留存在画纸上!
重新拿起了画笔时,陆岩欣喜地发现三十年后再拿起画笔依然是那么的得心应手!当那一张张雪白的纸张在画笔下变幻出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时,他的心中也随之热血沸腾,原来与绘画艺术还是如此有着不解之缘!
画胡同之前首先要定下来是要用什么手法去完美的表现它的古朴沧桑,如何让人看到后觉得它就是人们心目中儿时的老胡同。在陆岩的胡同画里,大多数采用的是用单色调去画,虽然这样画出来的色调好似陈旧些,但是,正因为这样的陈旧效果才会具有几百年历史老胡同的的文化底蕴与厚重感。为了表现老胡同的沧桑,陆岩采用的是水粉画、国画和油画的多种技法来表现。因为老胡同里那些老墙老瓦特别适合水粉这样的绘画材质。陆岩画的老胡同大宅门和门墩,大多只是采用赭石色或黑白色的写实手法来表现他心中的胡同,这样画出来的效果可显现出更直观的历史沧桑感来。当然,如果用丰富的色彩来表现,那就又是另外一种风格了。
“老北京四合院门墩旁边随意摆放的二八自行车,胡同斑驳陆离墙壁上茂密的爬山虎,晾挂在院子里瓜藤上的衣衫,冬日雪后四合院门上悬挂着的大红灯笼……”老北京那些已经或者即将消失的胡同四合院在陆岩的水粉画线条中一一生动再现。陆岩京味儿十足的胡同画作里透着老北京悠闲的气息,古朴庄严却不失亲切的感觉。
陆岩早年拍摄的老胡同照片随着这些年城市改造变迁,大多早已成了绝版,而他所画的这些老胡同画也同样的是绝版画,因此这也就更加凸显出胡同画作的珍贵收藏价值!
曾经一对久居我国台湾的老北京夫妻来到北京,特意找寻记忆深处的老北京身影,但随着北京旧城改造的深入,一些胡同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在临别时显得有些失望!有一天,他们无意间在酒店大堂的墙壁上看到了陆岩的胡同画作品,仿佛推开这扇门,就可以看到另一番景象——几户人家错落有致地聚集在一个大杂院里,老人在几棵老树下乘凉,中年人在忙里忙外从小厨房端菜出来,抬眼看到街坊,问一句,“吃了吗?进来吃点儿!”胡同的一点一滴都是他内心深深的烙印……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qikandaodu/2021/0616/1384.html
上一篇:梵高博物馆之旅
下一篇:传承与创新同行科学与艺术在巅峰握手专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