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术教育》数据库收录[05/28]
- · 《艺术教育》收稿方向[05/28]
- · 《艺术教育》投稿方式[05/28]
- · 《艺术教育》征稿要求[05/28]
- · 《艺术教育》刊物宗旨[05/28]
探索茶文化背景下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历史,代表着民族厚重,如何将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是大家都需要关注的问题。现如今,茶文化中的非遗元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提升人们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历史,代表着民族厚重,如何将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是大家都需要关注的问题。现如今,茶文化中的非遗元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提升人们对于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就要将非遗保护与对年轻人的艺术教育相结合,提升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因此,有必要对茶文化背景下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展开分析。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综述
1.1 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不以物质形态出现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古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各种形式,比如民族戏曲、民俗活动、茶文化都可以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可以成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核心元素,发展人文精神就是非遗文化的特征。对于非遗文化而言,独特性、地域性、民族性等元素都可以成为非遗元素。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来完成,就不同的学科、内容而言,非遗保护划分方式的种类可以有很多。如果通过两种类型来进行划分,刘锡诚认为可以重点关注非遗的抢救性保护以及生态型保护。而张松基则认为第一种非遗保护形式应该是将其从无形转变为有形,即非遗的文献化保护,第二者则是在其产生的原生环境下保持非遗应有的活力,即鼓励非遗世代相传的活态性保护。自采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行非遗保护开始,更多人开始倾向于活态性保护,基于这种观点,王巨山总结出了原生态保护以及生产性保护两种非遗保护形势[1]。
非遗传承方式与非遗保护方式相同,两者都是学术界正在研究的主要课题,非遗传承方式同样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种类。对于非遗传承的两种划分方式而言,第一种为非遗的群体传承,比如民俗礼仪、祭祀庙会等各种大型民俗活动,这一类非遗传承方式属于国民的群体记忆,由不同的地域、民族来不断传承下去,这种非遗也只能通过群体传承才可以传承下去。第二种为非遗传承人的传承方式,例如手工技艺、茶文化等,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会以知识类的民俗文化为主,非遗传承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自己掌握的国粹传承给后人,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长期流传下去。范利亦提出,非遗的主要传承方式有两种,即活态传承与固态传承,与此同时还强调了活态传承中的传承内容以及非遗保护方式会因为地缘传承、血缘传承等方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2.1 在非遗中民间艺术就是艺术创作的源头
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属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源头。在我国,很多民间文学的起源便是来源于各个城市的历史的传说,这部分传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流传至今,成为了如今的文化瑰宝。人们通过了解以往的传承,不仅能够了解到各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生活习俗,还能够借助传承至今的历史文化进行再创造,丰富如今的人类文明[2]。
2.2 非遗不等于创作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这种财富是经过时间沉淀传承至今的民间艺术,而不是流传至今通过现代人的改造而形成的,所有现代创作艺术都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代表着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但是一些优秀作家、政治家的文学作品以及政治主张并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3 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
3.1 茶文化的传承人以及传承方式
我国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种类非常多,但是非遗的传承人却相对比较少且传承方式比较单一。就目前而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存的非遗传承人大多都属于中老年人,其中还有部分传承人并没有直系子孙后代,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的隐患,大多数文化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而且学习过程特别枯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打磨,而大部分年轻人不备注这种专注力,很难做到将自己身心全部投入到非遗的传承中。就目前而言,很多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鲜为人知,而且还无法激发出年轻人的学习兴趣,这就是非遗传承出现断层的一项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部分地区由于民俗习惯不同,所以导致非遗的传承方式非常封闭。例如,以采茶戏为主的很多茶乡就规定了采茶戏的演唱技巧只能够传承给本村的女子,这种古板且单一的传承方法既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又不利于茶文化的传承。而且因为非遗传承人的整体基数过小,还很难完成对非遗传承的有效循环,所以通过政府以及艺术院校的帮助能够使得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3]。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qikandaodu/2021/0217/1139.html
上一篇:蚕文化工作坊的空间设计与审美追求
下一篇:作为公共空间的美术馆当代艺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