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教育戏剧在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来源:艺术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教育戏剧的知识建构方式 1.教育功能与教育戏剧 随着近代教育学习理论的发展,戏剧艺术的教育功能开始受到重视,欧美国家开始把戏剧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教育戏剧

一、教育戏剧的知识建构方式

1.教育功能与教育戏剧

随着近代教育学习理论的发展,戏剧艺术的教育功能开始受到重视,欧美国家开始把戏剧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教育戏剧DIE(Drama in Education)[1]。教育戏剧主要指在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戏剧技巧和方法。通过朗诵、摹仿、戏剧游戏、角色扮演、即兴表演等方式,让参与者和观摩者获得知识和技能。其特点是通过积极的参与,将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形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哪里的学校充分使用了戏剧化活动、演剧和游戏,哪里的学校就有机会实现生活情境的再现。”[2]教育戏剧是以发展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方法,重在教育。

2.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教育戏剧作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教育等学校教育课程中的教学手段,涉及浓厚的人文教育、跨学科学习和艺术教育等多层次教育目标,与青少年个性特征相契合[3]。强调参与协作,适宜面向全体学生,具有普适性。让学生作为参与者共同创造角色,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创造角色的过程中发挥想象、表达思想,从而达到知识传递的效果。

3.教育戏剧中的体验式学习方法

中国诗词中的“志”和“情”,是诗人基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生活情境和人生经验而产生的。在诗词学习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才能帮助学习者真正理解诗词的意蕴和内涵。教育戏剧通过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让学习者可以主动体验诗人在创作时的心境,在正确的情境下品味诗词语言,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表演过程中,增强参与意识,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展开对诗词创作的讨论,加深对诗词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对古诗词展开主动探索,在这个解读、体验的过程中建构诗词的意义。

4.教育戏剧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4]在学习者学习诗词作品时,其本身的审美能力成为影响教学内容接受效应的重要因素。教育戏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一种形式,在提高学习者文化素质、艺术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审美能力。在诗词教育中以教育戏剧的形式开展审美教育,是塑造学习者自身人格美的重要途径。

二、在诗词教学中构建多层次的教育戏剧应用途径

1.认知生活之美

中国的诗词题材丰富,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骆宾王《咏鹅》这类描写某一事物的诗,也有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类描写节日景象的诗。其中,描写的对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并无太大差别。在选择戏剧技巧时,可以通过集体朗诵(Choral Speak)的形式,以朗诵表演的方式延伸文本的意义。在描写生活场景的诗词中,可通过还原情景的方式,情境的设定不局限于诗中时代,选择相近的生活场景进行集体绘画(Collective Painting)或建构空间(Defining Space),即集体创作一幅图画,代表戏剧中的一个地方或人物或运用道具模拟出戏剧中的一个地点[5]。通过摹仿和描述诗中所写景物并加以对比,从经验出发进行教学引导。

2.抒发含蓄蕴藉之美

抒情诗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和主体事件,如李商隐的《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将诗句以日记信札(Diary Letters Journals Messages)的形式加以诵读,首先明确收信对象,接着扮演寄信人,通过信件内容,发挥想象力补充两者之间的人物关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延伸和联想诗词背后的故事,再用具象的肢体动作表演来表达诗词的意蕴。此外,可以使用焦点人物(Hot-Seating)的形式,让诗中角色成为焦点人物以开展戏剧,让学生先自己收集角色的资料,通过人物引入课题,令参与者以角色身份接受众人提问,通过向角色提问剖析人物的心理,体会诗词所蕴含的情感之美。

3.叙述意境之美

叙事诗尽管有完整的戏剧要素:戏景、性格、情节、言语、唱段和思想[6],但往往难以在课堂上用戏剧形式完整表现。如白居易名作《琵琶行》,通过描述琵琶女高超的弹奏记忆和不幸经历,揭露社会黑暗,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北朝民歌《木兰辞》讲述少女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故事,赞扬木兰保家卫国的热情。这类叙事诗所描写的故事不仅时间、地点跨度较大,事件也较为复杂,不易在课堂上呈现。可用讲故事(Narration)的方式进行,以此说出故事的发展并把剧情推进,或以叙述式的语言制造气氛。此外,也可以选取整首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情节分段表演,开展戏剧的思路追踪(Thought-Tracking),在戏剧进行时暂停表演,让学生以角色身份说出内心的感受。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qikandaodu/2020/0808/561.html



上一篇:吴作人巧拒求画
下一篇:坚持现实主义道路 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纪念习

艺术教育投稿 | 艺术教育编辑部| 艺术教育版面费 |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 | 艺术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